昔日香港
五十年代的「樽頸」地帶──皇后大道東(六十年代後期這一段改名為金鐘道)。圖左為英軍俱樂部(今日太古廣場),這兩座建築物的中央夾著一條蟠龍里。圖右為海軍船塢,正中可見的圓屋頂為高等法院(今日的立法會)。
1946年的尖沙咀火車總站,當時鐘上的迷彩尚未清洗。1975年後,這座火車站遭拆卸並遷往紅磡,只餘下鐘樓,其他部分則建成今天的香港文化中心。
香港第一間大會堂,於一八六九年落成。這座由巿民集資興建的兩層高歐洲傳統柱廊及拱門式建築物、巍峨古典,內設博物館、圖書館、劇院、會議院、是本港外籍
人士舉行舞會,以及演奏、演講的文娛中心。前方為顛地噴泉。一九三三年,大會堂部分被拆卸以供香港上海匯豐行興建新廈,其餘部分亦在一九四七年全部拆去,
原址稍後興建了中國銀行大廈。
第三代匯豐銀行,攝於1936年。
渣甸坊附近的街道,約攝於1920年。圖左為怡和街,圖右為高士威道。
圖為1963年香港灣仔軒尼詩道。
一九二零年代之鵝頸橋。電車在一九零四年開始行走,一九一二年首次引進有上蓋的雙層電車,但圖中的那一款上層密封式電車要到一九二五年才出現。照片中鵝頸
涌兩岸樓宇林立,鵝頸橋上候車的人也不少;寶靈城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已有相當的成績。圖中右方河道裡築有路軌,是為了配合灣仔的填海工程;從摩利臣山開採的
山石就是經此路軌運往海旁的了。
建於1911年的舊郵政總局,於70年代拆卸並改建為現時的環球大廈。
有「石板街」之稱的砵甸乍街,約一八九零年代。照片展現了當時香港的巿容與民生。圖中分別穿著西洋童服及中式傳統衣飾的小童,正好反映了當時中西文化相互融合的情況。
80年代利舞臺戲院,即現銅鑼灣利舞臺廣場。
灣仔天樂里,當時尚未設電車軌。
1942年──高等法院與維多利亞女皇石像。
位於皇后像廣場對開的新皇后碼頭,當時正舉行新港督金文泰履新儀式,攝於1925年。
從般咸道仰望香港大學。香港大學於一九一二年落成,最初開辦時,只有醫學及工程兩科。留意大學正門對面的學生會大樓(今孔慶熒樓,一九一九年建成)尚未出現,可知此照片當攝於大學落成不久。
公元1276年,元太祖忽必烈推翻南宋(公元1127-1279年)。南宋的兩個皇子帝和帝昺被迫逃往南方,最後逃抵香港,並在九龍灣以西興建行宮,又在一大石上建立觀景台,就是今天在九龍城的宋皇臺。
1950年廟街榕樹頭一景。日間有不少小販攤檔在此擺賣,夜間則為九龍著名的「大笪地」。
同樂戲院:即今日大馬路開心廣場。
一九一零年代的皇后像廣場。照片右下方為德輔道中,其以北的土地都是十九世紀末填海得來的。廣場中央的維多利亞女皇銅像為慶祝其於一八八七年登基五十年而
鑄造的。以女皇銅像基座為中心點,貫穿南北者為域厘街(而家既獲利街),東西向者則為遮打道。皇后像廣場當時又被稱為「皇室廣場」,因為廣場內除了維多利
亞女皇的銅像外,尚有英皇愛德華七世及其皇后雅麗珊、英皇喬治五世及其皇后瑪麗的銅像。圖中所見矗立在高等法院前方者即為喬治五世之銅像。至於照片下方,
面向德輔道中則為昃臣爵士的銅像。
一九五零年代的皇后行。皇后行落成於本世紀初,屬維多利亞式建築物。由於它位處中環的心臟地帶,故有不少著名的商行及機構都在此開業,如黃埔船塢公司、美國輪船有限公司、多利順有限公司等。皇后行六零年代拆卸,改建成今日的文華酒店。
50年代紐約戲院,即現今銅鑼灣廣場。
攝於一八七三年之馬場全景,背景為黃泥涌村。一八四零年代初,英國人原擬把黃泥涌村一帶闢作商業中心;但而是當時有不少入住該地之英國人因罹熱症不治,港
府只好打消這個念頭。死去的英國人多於原地安葬,當時的人把那地稱為
HappyValley,因此才有日後「快活谷」及「愉園」等名稱的出現。一八四六年港府改在此地興建馬場。圖中左方拱橋為鵝頸涌之起點,流經黃泥涌之山
澗就是由此出海。
於一八六四年開於的植物公園。背景可見督憲府(一八五五年建成)及維多利亞港。 |
|
|
Archives:
|